发布时间:2024-09-21 04:57:09 浏览:
摘 要:把握好军事新闻报道的“费效比”,是军事记者转变作风,不断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的重要体现。军事记者要处理好“动与静”“快与慢”“高与低”的辩证关系,努力提高军事新闻工作质效。
费效比是效益理论的核心概念,一般指投入费用和产出效益的比值。投入少,产出多,费效比低;投入多,产出少,费效比高。费效比越低越好。本文有关军事新闻报道中的“费效比”概念,就是由上述关于效益理论的核心概念引申而来。军事新闻报道的“费效比”,是指其投入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时间、精力、对部队干扰程度等成本资源,和产出(刊播)的新闻正向效益的比值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把握好军事新闻报道的“费效比”,是军事记者转变作风,不断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的重要体现。全媒体时代,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,军事新闻宣传工作面临全新挑战,给如何把握军事新闻报道的“费效比”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比如,同样是采访报道先进典型,有的时候数十名记者前往同一个基层单位,基层应接不暇,甚至会打乱基层正常工作秩序;而有的典型宣传,只有少量记者,尽量不干扰部队,既有实效又不添乱。无疑,后者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。
那么,怎样把握好新闻报道的“费效比”呢?一言以蔽之,要收放有度,处理好“动与静”“快与慢”“高与低”的辩证关系。
传统媒体时代,军事记者追求脚底板下出新闻。全媒体时代,这个传统仍然没有过时。作为军事记者,服务备战打仗,以大局为重,既要采写原创新闻,又要挖掘原创新闻背后的新闻。这就要求军事记者要不断“充电”沉淀、深入调查研究,练就独立工作的本领,采写更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指导和推动作用的新闻。
有选择地参加部队的相关会议。军事记者参加全国全军会议比较多,但因工作头绪多和保密等原因,参加部队的重要会议相对少。曾有新闻前辈教导说,军事记者要多参加部队的相关会议,熟悉研究部队工作,全面掌握部队情况。作为军事记者,笔者长期驻外,参加与部队建设密切相关的会议、重要集训、业务研讨等比较多一些,深感弥补了对部队建设思考研究的不足,也减少了采访中“瞎子摸象”问题的出现。比如,在一次年终岁尾的党委会上,西藏军区领导脱稿讲评机关干部到边防一线参加巡逻的做法时,表扬一名处长主动到墨脱边防团参加冬季首次横向闭环巡逻,克服严重高原反应,不惧危险与官兵露宿雪山10多天……这名处长的事迹当时就感动了笔者。原本想写这个处长,但他低调不同意,笔者进行了补充采访,把西藏军区领导机关参加一线连队巡逻情况写成消息《大力弘扬“老西藏精神”当好强军固边“领头雁”—西藏军区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常态化参加边防一线日《报》头版头条,反响热烈。这个线索是会议材料没有的,也是盲目乱跑采访不到的,是有选择地参加部队的相关会议,静下心来思考的收获。
有选择地参加部队大项活动。部队大项活动都是司空见惯的工作,难有显性新闻,所以军事记者可能参加的比较少。而笔者认为,部队大项活动虽然没有显性新闻,但隐性新闻还是有的,只不过“皮厚”,需要静下来层层剥开来寻找。比如,西藏军区新任基层党委(支部)书记培训班,举办了17天,笔者一直坚持参加。集训安排了4个专题,通过基本理论灌输,笔者熟悉了最新理论知识和营连党组织建设的最新规定;通过基本法规学习,笔者了解了10多部常用法规内容和部队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;通过基本方法学习,笔者掌握了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,了解了部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;通过基本素质培养,笔者发现了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议战议训能力的差距;通过听10多位旅团主官介绍经验、180多位营连主官交流发言,笔者掌握了边防动中抓建的若干好做法和要解决的问题等。通过参加这次培训,笔者不仅采写刊发了多篇新闻,还发现了不少好线索。由此可见,有选择地参加部队大项活动,其实就是全面系统的学习提高,事半功倍。
有选择地参加部队重大任务。参加部队重大任务,是把握好军事新闻报道“费效比”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笔者紧贴部队作战任务,多次参加相关部队的重大演习、边防斗争等重大行动,采写的一批边防报道在军内外引起积极反响。通过参加重大任务,笔者对搞好军事新闻的底气更足了,特别是把未来遂行重大军事行动的运用场景、力量编组、资源支撑等问题搞清搞透了;把运用链路搞顺畅了,对如何做到一体筹划、一体行动心中更有数了;把建设规划搞科学了,根据任务,对接上级规划的目标指向、能力指向,框定任务布局,优化资源配置,明确了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,高质量拿出了具体规划,形成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施工图。这也是静下心来预设采访,为备战打仗做的基本准备。
部队新闻有“金戈铁马”的动态新闻,也有“高峡出平湖”的静态新闻。动态新闻采写比较轻松快捷,静态新闻采写比较吃力费劲。作为军事记者,既要有“快枪手”的敏感,又要有“老枪手”的功夫。这就要求军事记者要多向官兵学习、向部队学习、向高端战争准备实践学习,提高采写动态新闻和静态新闻的综合能力,在慢中求快,在学中求进。
多在领导层建立朋友圈。本文说的朋友圈是指有利于工作的纯洁的朋友圈。部队领导层是部队建设的中枢大脑,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作战智库,要把部队的鲜活新闻挖出来,领导层朋友圈大有可为。实践证明,多在部队领导层建立朋友圈,能够尽快找到部队新闻宝库的金钥匙。2021年12月21日,《报》“军营观察”版刊登了一篇新闻调查《抓训“三问”—第83集团军某旅推进实战化训练的探索与思考》,稿件得到领导机关和部队的肯定,有关部门还把这篇稿子当作参谋学习的教材交流讨论。此文的作者说,这篇稿件是跟旅长闲谈得到的线索。稿件第一问:某一课目该训多久到底该咋把握?—应按课目对战斗力的贡献率来决定训练权重。主要讲基层单纯追求“米、秒、环数”等一招鲜,造成了偏训漏训,忽视了“体系训练”,造成训练资源浪费;第二问:为什么共同科目练得最多考得最多?—组训不能避难就易,必须盯着核心课目练。主要讲共同科目练起来方便、考起来方便、看起来一目了然,却忽视了战术训练考核,造成了训练导向偏差,把打仗等同于考核;第三问:比武夺冠的连队为何综合成绩却落了下风?—衡量战斗力强否不能只看单课目成绩,必须突出体系能力。主要讲集团军比武夺冠连队在营里考核仅得第三名,指头硬拳头软,忽视了实战化整体战斗力的提高。像这种既有故事又有思想的重要稿件,大都是和领导谈出来的。可见,对军事记者而言,和领导干部多碰撞切磋,事半功倍。
多在基层建立朋友圈。2022年3月28日,《报》头版头条刊登一篇新闻《昔日,地面呼叫空中支援;今朝,空中呼叫地面支援。南部战区陆军某旅—“呼叫变迁”升华体系练兵意识》;3月31日,《报》“军营观察”版又推出新闻调查《体系视界越过“一树之高”》,详细报道了南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进行体系练兵的探索实践,军事记者讲述飞行员周琦从被呼叫到主动呼叫的角色之变,折射部队练兵的体系之变,呼应了当前“大力推进战训耦合、大力推进体系练兵、大力推进科技练兵”的要求。上述稿件在部队引起积极反响。谈及经验,作者称“上述新闻线索都是从基层朋友圈获得的第一手素材”。这启示我们,部队战备训练的创新点很多都在基层训练场,多在基层建立朋友圈,往往能及时发现冒热气的鲜活新闻。军事记者要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,坚决克服、官僚主义。
多在业务层建立朋友圈。业务层是指领导机关的业务部门。部队工作涉及面广,要求高,多在业务层建立朋友圈,往往能有意外收获。2021年8月24日,《报》二版头条刊发了《“爱心专车”暖兵心—新疆边防部队基层一线见闻》,之后连续推出的一线见闻《边防官兵中转站缘何热闹起来》《善用批评励兵心》《落实制度也要有温度》《一份通报引发的抓建理念之变》,也都刊发在二版头条。据悉,作者在军分区、边防团机关做了大量调研,第一时间从业务层获得详尽线索,最终采写出这组接地气、带兵味的鲜活报道,生动展示了一线部队坚持按纲抓建、锻造过硬基层的新举措新气象。
经常看《报》的人都知道,有的军事记者刊发的稿子多、块头大,有的军事记者刊发的稿子少、块头小。这其中折射出的是记者的基本功。要想写出大块头稿子,要扑下身子去体验部队生活,要低下头去倾听官兵心里话,要用心用情写官兵,实现从小到大的采写能力跨越。
要扑下身子去体验部队生活。体验部队生活,就是熟悉部队、熟悉官兵、熟悉工作。笔者认为,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写亲历报道。亲历报道是媒体的亮点,也是军事记者的优势,任何时候都不过时。尤其在边防报道和军事训练报道中,能够把技术性很强、非常单调的人和事,变得有血有肉,富有可读性。比如,笔者参与采写的两篇获奖作品都是亲历报道。一篇是1997年8月15日《报》头版头条刊登的《来自兰西拉光缆工程的感人报道—战士为国捐躯 亲人深明大义》,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三等奖;另一篇是2002年2月14日《报》头版头条刊登《大海一样的深情》,刊发在“春节,在鲜为人知的地方”专栏,这个专栏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二等奖。试想,如果不是当时扑下身子采访,而是走马观花,住在招待所里,就看不到细节,也写不出生动感人的稿子。
要低下头去倾听官兵心里线日《报》头版头条刊发了《红山嘴,大雪即将封山》的见闻,记述副站长王兴民因为大雪封山不能探望家属,家属因胃癌晚期不幸病逝;连长龚黎明妻子查出卵巢肿瘤,手术是妻子代他签字的。龚黎明每天要用一个心形巧克力盒子当模具,用洁净的清泉浇冻一颗“冰心”,以寄托对爱妻的思念。那个冬天,他总共浇冻了九十多颗“冰心”。幸运的是,妻子经过调理,身体基本康复,还怀上了孩子。这篇稿件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。据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说,上述稿件的相关细节,都是他和官兵交朋友,朝夕相处后“偶然”得到的,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,军事记者到基层采访,不摆架子,甘当学生,低下头去倾听官兵的心里话,才能发掘出埋藏在官兵心中的感人素材。
要用心用情写官兵。用心用情写官兵,就是要融入基层,融入边关,融入官兵。笔者作为一名长年奔波于基层的军事记者,从大西北边防到大西南边防,采写典型时常常禁不住落泪。在采写阿里军分区什布奇边防连牺牲的连长时,笔者睡在他的床上,听官兵讲述他受伤后疼痛的情景,采写的稿件《远去的背影》,连队至今保留着见报稿;在采写阿里军分区军医傅先锋巡逻路上坠河牺牲时,战士讲述因大雪封山遗体不能搬运回来,官兵和牧民只能用柴禾火化他,写出的通讯《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》,被官兵屡屡提起;采写排长苏万飞为抢救新战士牺牲在百米悬崖时,战士把他从百米深沟背上来,浑身是血,笔者写的作品《融入边关山河的青春》,在《报》刊发后,被多家媒体转载。近几年,笔者还采写了《青春昆木加》《云端哨所》《火炮之恋》《瞄准战场》《极地寻路》《不一样的美》《铁甲驭手》等长篇通讯,刊发后都反响热烈。这些人物典型都是长期积累采写出来的。